京都晚报

滚动新闻:

聚焦数字艺术资产 推动艺术金融创新 首届国际艺术金融发展论坛论点纷呈

来源:中国艺术品理财网                  发布时间:2021-10-27

  2021年10月24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合肥国际学院、首尔科学综合大学院大学联合主办,中韩艺术金融研究院承办,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提供学术支持的“首届国际艺术金融发展论坛暨中韩艺术金融研究院成立仪式”在北京荣宝会艺术中心成功举办。

 

  论坛现场

  在论坛开幕式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合肥国际学院副院长、党支部书记陈贵龙、首尔科学综合大学院大学校长金泰贤(KIM TaeHyun)、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院长西沐先后发表致辞。论坛由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晓丹主持。会议将围绕数字艺术资产与艺术金融创新这一主题展开研究讨论。 参加会议的嘉宾有:首尔科学综合大学院大学校长金泰贤(KIM TaeHyun),北京外国语大学合肥国际学院副院长、党支部书记陈贵龙,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沐,教育部“长江学者”、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宁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双舟,首尔科学综合大学院大学国际事务部本部长尹成日(Sung-il Yoon),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力,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隽,首尔科学综合大学院大学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菲(Huang Fei),首尔科学综合大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国国际跨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孙占芳(Sun ZhanFang),浩天信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浩律财富负责人、博士生导师云大慧,香港画廊协会创办人和荣誉会长徐锦熹,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刘晓丹,京东零售集团市场营销部高级总监黄力波,国博雅集文物有限公司总经理晏晓斐,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总经理贾立斌,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助理兼美术系主任、美术馆馆长袁慧敏,荣宝斋艺术品鉴赏培 训负责人、北京荣宝会艺术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海林,新奥集团新绎控股总裁助理洪艳辉,北京外国语大学 MBA中心副主任段东明,首尔科学综合大学院大学中国区招生负责人杨飏,北外合肥国际学院中韩艺术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韩艺术金融博士(硕士)学位项目”负责人陈斐鹏,北京华夏思想者品牌管理公司总经理、《艺术镜报》总编辑陈远志,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副秘书长、研究员林奥杰,孚链艺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慕承孚等,以及北外合肥国际学院2021艺术金融博士课程班(项目招募)和中、韩艺术金融博士(硕博)学位班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等嘉宾80余人。 在腾讯会议、融艺之堂线上平台参会的国内外关注艺术金融的各界嘉宾1000余人。

 

  本届论坛以“数字艺术资产与艺术金融创新”为主题,邀请中外艺术金融著名专家、教授作“主题演讲”,并举行“博士前沿论坛”,分为上下半场进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时期艺术金融发展的前沿趋势;艺术品资产化与艺术财富管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艺术资产;数字艺术资产与世界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中西方艺术财富管理的前沿及其比较研究等重点问题进行演讲发言,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据悉,国际艺术金融发展论坛是一个常设性论坛,每年下半年择机举办。

 

  【专家主题演讲】摘要

 

  “数字金融已经成为新经济的“酵母”, 建构以数字艺术资产为核心的艺术金融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沐作《建构以数字艺术资产为核心的艺术金融体系》主题演讲

  在社会经济加速数字化转型的时期,金融业态的创新发展首当其冲。

 

  由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服务、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金融业被快速赋能,不断走在了产业数字化的前列。在数字科技推动下,传统行业不断重塑新的业态,特别是平台金融科技快速发展,跨业跨界跨境成为一种常态,金融业的边界越来越消融、模糊,数字金融已经成为新经济的“酵母”。在这种大背景下,艺术金融的发展也面临数字化潮流的冲击,基于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及数字场景建构不断丰富的态势下,艺术数字资产及其管理越来越成为业界的重要课题。数字化使艺术金融面临新的发展境遇、机遇与挑战,探讨在新的格局下建构以数字艺术资产为核心的艺术金融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以数字艺术资产为核心的艺术金融体系,我们认为主要包括六大体系:一是数字艺术资产体系;二是数字综合服务平台架构与体系;三是数字艺术资产交易体系;四是数字艺术资产管理体系;五是多样态、多元化数字场景建构;六是数字艺术资产监管治理体系。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数字化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持续的发展变革;数字金融已经来到我们生活之中;数字艺术资产正在影响与改变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格局;建构与数字艺术资产相适配的综合服务平台刻不容缓;推动与数字艺术资产相适配的交易模式创新是非常现实的课题;发展建构与数字艺术资产相适配的新时期艺术金融体系不可回避。

 

  “中国版的NFT艺术不同于国外, 中国艺术金融发展应该紧跟艺术市场发展的大趋势”

 

  哈佛大学艺术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宁强作《NFT与中国艺术金融》主题演讲

  中国版的NFT艺术不同于国外,属于“限量版加密数字艺术品”(Limited Collection Crypto-Digital Art)。中国已自主研发的区块链系统蚂蚁链、至信链,与国外流行的“公链”有很大不同,申请、审核、上链、结算均由平台控制,有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均已发行NFT艺术品。中国的NFT艺术品交易模式与艺术金融界的“复制版画”模式明显类似,都是以限量版方式低价复制、低价销售给普通爱好者或收藏者,是从实体艺术品批量销售向数字化作品批量销售的过渡。中国艺术金融发展应该紧跟艺术市场发展的大趋势,NFT是艺术家和收藏家更新换代的主要趋势,中国艺术金融如何与NFT结合?NFT艺术品交易是否会与艺交所的“邮币卡”模式合流?值得思考。

 

  “国内关于NFT的监管政策有四个方面, 当以监管和规范为契机,更好地促进数字艺术品市场的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双舟作《金融监管政策与数字艺术品市场创新发展》主题演讲

  目前国内关于NFT的监管政策包括基于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的监管政策、基于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基于电子商务及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监管政策以及基于文化艺术品经营管理的监管政策四个方面,其中尤其以金融方面的监管政策最为严格。NFT与数字艺术品是两个具有交叉关系的概念,对NFT的强监管并不必然会影响数字艺术品市场的创新发展。相反,应当以监管和规范为契机,更好地促进数字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数字艺术市场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推动区块链技术发展是中央的战略决策,大力发展数字艺术市场是实现文化强国必然要求。NFT作为数字艺术品的一种权证形式,实践证明其有利于推动数字艺术市场发展。

 

  “2021年被誉为NFT元年,韩国艺术界也受到了NFT的冲击, 中国国内市场需要与国际同步和接轨 ”

 

  首尔科学综合大学院大学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Huang Fei(黄菲)作《NFT如何改变艺术?——来自外国的研究与应用》主题演讲

  黄教授结合自己在韩国的实地体会,向大家介绍了NFT的前世今生,NFT与艺术的关系,NFT艺术在韩国的发展现状及争议,最后对NFT艺术投资进行了展望。在四大部分的介绍中,她着重介绍了NFT艺术在韩国的发展,2021年被誉为NFT元年,在全世界都为NFT疯狂的这一年,韩国艺术界也受到了NFT的冲击,不仅举行了许多线上线下的NFT艺术展,甚至在元宇宙空间我们也可以观赏NFT艺术展了。不过她也同时表示,NFT在韩国的发展并不是顺风顺水的,关于版权的争议仍未停歇,此外,对于NFT艺术是否有真正的投资价值,很多人也持观望态度。她在演讲总结语中说:“我认为NFT ART交易的量与质均需要更大的成长空间,中国国内市场需要与国际同步和接轨,更开放更多交流与合作,这样才能保证生态的良性进化和投资的保值与升值。”

 

  “2021年《中国艺术财富白皮书》发布

 

  

 

  ⼊场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 ”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力作《中国艺术财富管理的现状与趋势》主题演讲

  今天通过论坛上发布的是《中国艺术财富白皮书》,中央美术学院已经与中金公司连续三年共同发布此白皮书。

 

  2021年的《中国艺术财富白皮书》指出,在经济稳健增⻓、政策法规向好、疫情防控有效的背景下,2020 年中国艺术市场达到 63亿美元,占全球年度总额的36%。北京拍卖市场的领先地位进⼀步凸显,而在疫情限制跨境往来的背景下,⾹港作为亚洲国际艺术交易“⻔户”的优势地位弱化。中国艺术市场独特性与包容性的特点突出,中国书画成交额占⽐居于⾸位,体现中国优秀传统⽂化得到⼤众认可,⽂化⾃信提升。⽽融⼊了国际与当代审美的油画与当代艺术,行情上扬,稳中求进,体现了中国藏家品味的开放多元。

 

  2021年的《中国艺术财富白皮书》进一步指出,越来越多的⾼净值⼈⼠介⼊收藏,⼊场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身份和地域分布呈现多元化格局。藏家介⼊收藏的程度持续深化,累计投⼊资⾦超 100 万的占比67%,超1000 万元以上的占比40%,34%的藏品数量超过100 件。艺术⽣活⽅式深⼊⼈⼼,其中参观艺术展览成为首选,⼈们通过学习和鉴赏艺术,提升家庭⽣活品质,丰富⾃⼰的精神世界。

 

  ⾼净⼈群艺术资产的配置份额较低,艺术资产仅占总 资产的 0.5%,艺术市场需求端仍有巨⼤增⻓潜⼒。艺术专业服务机构尚未满⾜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艺术市场服务体系依然处于建⽴、健全的进程中。⾦融⼯具运⽤较低,但艺术品担保贷款、艺术品租赁、艺术信托等艺术⾦融模式逐渐普及,提升了艺术资产的流动性、私密性、安全性,隔离⻛险,助⼒传承。艺术公益与艺术赞助是时代之所需,⽽艺术公益与赞助正是社会资源再分配、财富价值再升华的重要⽅⾯。

 

  “数字文化艺术产品和服务跨越了教育程度、贫富差距、时间空间门槛, 人人都既是供给者也是消费者 ”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隽作《数字技术与文化艺术产业》主题演讲

  这一次技术革命中的数字技术发展,使视频、音乐、文学、游戏等移动端的文化娱乐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的地位空前提升。数字文化艺术产品和服务既丰富又个性化,跨越了教育程度、贫富差距、时间空间门槛,人人都既是供给者也是消费者,文化艺术消费时长超出人们的想象,给市场很大的想象和发展空间。文化具备了大量投资、大规模生产的特点,文化艺术产业效率得以大幅提升。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也使文化娱乐需求增长,客观上也刺激的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文化产业越来越注重人的需求和感受的过程。

 

  “一带一路”倡议及“3+X”中日韩合作背景下,艺术领域合作前景开阔

 

  首尔科学综合大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国国际跨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孙占芳作《艺术金融发展 暨东亚文化经济振兴》主题演讲

  东亚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及独具魅力的人文性,中日韩作为东亚地区的典型代表,地缘相近、文化兼融,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艺术在文化经济领域的贡献,不仅仅表现为文化艺术领域产品的创作与生产,艺术产品本身具有的文化传递、流通、消费等功能,更凸显出以文化元素核心为内在动力,拉动需求、促进相关经济领域发展的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及“3+X”中日韩合作背景下,艺术领域合作前景开阔。通过分析日韩的艺术产业化及市场化金融模式,可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四次产业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也为艺术的创新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中韩艺术金融领域的教育研究合作,必将促进国际艺术人才的培养及艺术市场的发展,推动国际区域产业合作及文化经济振兴。

 

  “突破固有理念误区,用艺术品财富助力家族文化体系建设,破解代际冰层 ”

 

  浩天信和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浩律财富负责人、博士生导师云大慧作《用法律架构助力艺术财富管理与产业发展》主题演讲

  从艺术品财富的主体和需求的角度看艺术品财富配置与传承的需求现状以及存在的艺术品财富管理缺乏财富管理的理念和体系、缺乏专业的管理机构、行业尚未探索艺术品独特属性项下的法律架构、底层逻辑和多元化管理工具以及艺术品财富的社会价值需要更广泛的社会认知等问题,突破固有理念误区,用艺术品财富助力家族文化体系建设,破解代际冰层,提升家族品质,让艺术品信托架构助力物质财富传承与精神财富的传承,呼唤艺术产业发展和完善。提出善用多元架构,推动艺术产业服务社会和共同富裕。艺术品美学价值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才能发挥更根本的价值;善用博物馆、艺术慈善基金会、慈善信托等法律工具,实现艺术家和艺术藏家的梦想和艺术产业的发展必然带动艺术品经济价值的繁荣,服务反哺行业和社会,让艺术产业生态良性发展,同时助力艺术财富管理与产业发展。

 

  【博士前沿论坛】摘要

 

  

 

  “「被动投资组合」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溯源与当下发展 ”

 

  浙江传媒学院讲师、上海大学博士高峰作《从研究报告看当下艺术品财富管理》发言

  本次内容基于德勤与ArtTactic联合发布的《艺术金融年度研究报告》中关于西方艺术品财富管理的风险防控理论框架,重点聚焦于“被动投资组合”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溯源与当下发展。结合美国花旗银行私人银行部发布的《全球艺术市场报告》内容,重点从艺术品与其他资产的关联度,代际传递中的艺术财富流动,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年限、类别、交易频率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前沿理论简析与当下市场数据相结合的梗概论述。

 

  “如何从根源上解决NFT艺术品造伪问题? ”

 

  孚链艺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北外-首尔科学综合大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慕承孚作《相济相生——区块链与数字艺术资产的未来》发言

  一次著名NFT艺术品事件为例,2021年7月15日下午 2:00,由某知名拍卖公司主办的“一念永恒·草间弥生《无限的网》原作及区块链数字存证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3楼珍宝馆举办,《无限的网》原作并未销毁,其NFT作品以原作照片作为依据进行区块链数字存证,并且将作品的证书也以照片的形式制作鉴证权益NFT,作为物权的NFT存证随NFT原作一起赠送藏家。

 

  该拍卖事件一出引得圈内诸多前辈大佬论纷纷,诸君皆曰:将一张艺术作品的照片和证书图片NFT化存证后作为原作实物交割的凭证实乃笑谈,试问如若同时制作一张该作品的高仿和该作品证书的高仿,届时仅仅凭借原作与证书的两张加密照片,焉可分辨高仿与原作真伪?以原作和证书的加密照片作为原作物权线下交割的凭证实乃刻舟求剑的自欺欺人之举!

 

  如何从根源上解决NFT艺术品造伪问题?很明显仅凭图片或影像资料的形式对原作进行数字存证是不足以作为原作物权交割时,判断作品真伪的标准的;每件艺术品都有自身的独特纹理,对于绘画艺术品来说,纸张纤维与笔墨痕迹独立且相互组合的微观特征就是每一幅原创作品的唯一性标志。孚链鉴证依托自身技术实力,联合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国内外AI图像识别领域专家共同研制开发了孚链独家AID鉴证技术,该鉴证技术是以艺术品微观特征的唯一性为根本依据,以图像处理、AI识别、机器视觉为技术基础,对艺术品进行多点位的纤维特征检测(纤维特征微观图像分辨率达到10000DP以上),并将作品的微观数据以及文字、图片、影像、尺寸、作者信息、点位坐标、时间戳等关键信息通过算法加密后分布存储到孚链鉴证体系下的各个区块链节点,通过区块链上各个节点相互验证以供用户查询,从而建立起一套艺术品鉴证溯源体系,从根本上保证作品的永久真实性与唯一性。

 

  “数字主权的关注,在中、美、欧盟等大国各有其策略 ”

 

  香港画廊协会创办人和荣誉会长、上海大学博士徐锦熹作《步向未来:区块链加密艺术和元界的无限潜能》发言

  2021年艺术产业,全球关注NFT (非同质化代币)加密艺术和(Metaverse)元界的兴起和发展路径,有些人更称今年为「NFT元年」。NFT 风靡全球,席卷各个创作领域如音乐、艺术、奢侈品,大家都对于这个区块链技术下的产品有多好奇。数字主权的关注,在中、美、欧盟等大国各有其策略。利用高科技「去中心化」的现象是怎样?区块链元界的高速成长,元界中的心理学与价值是哪些?

 

  在各个领域里更重要是「虚拟社区」建立和兴起,这些社区的未来会有什么发展,最后跟大家分享了NFT现有的商业模式能否持续发展。

 

  “NFT是连接数字资产与现实世界的桥梁,文化艺术行业将幸运的融入“元宇宙”的浪潮。 ”

 

  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副秘书长、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林奥杰作《元宇宙Metaverse&NFT发展的前沿分析》发言

  随着技术的演进,“元宇宙”Metaverse替代了“赛博空间”Cyberspace,成为了下一代沉浸式互联网的代名词,它与现实世界相互打通,平行存在的虚拟世界。元宇宙或是工业和互联网的下一次大变革方向。终极的元宇宙联通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将成为20年之后人类的生活方式,重塑数字经济体系。NFT是连接数字资产与现实世界的桥梁,为数字资产的产生、确权、定价、流转、溯源等环节提供了底层支持。我国文化艺术行业作为数字化浪潮的后来者,将幸运的融入“元宇宙”的浪潮。

 

  “「红色经典美术」的价值高峰,更是精神价值的引领 ”

 

  西安工程大学副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祝捷作《“红色经典美术”收藏的现状与发展路径思考》发言

  《“红色经典美术”收藏的现状与发展路径》对“红色经典美术”作品在收藏市场中的现状以及艺术品收藏的价值观予以探讨。发言从艺术品市场的整体现状入手,简要梳理了艺术品拍卖市场中经典的红色美术作品,并认为艺术品细分市场的发展推动了“红色经典美术”的价值高峰,市场和学界亟需建立较为完整的红色经典艺术品市场信息体系。最后提出,在交易模式多元发展的艺术品市场中,“红色经典美术”不仅是市场价格的引领,更是精神价值的引领,并由此引发艺术品收藏价值观的思考与探讨。

 

  “学术专著《书画艺术品投资风险管理》,为艺术品类资产的投资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 ”

 

  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助理兼美术系主任、美术馆馆长、上海大学博士袁慧敏作《资产配置中艺术品投资的艺术》发言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数字艺术资产与艺术金融创新”,数字艺术资产、艺术财富管理等成为关注的焦点。本人在新出版的学术专著《书画艺术品投资风险管理》基础上,思考了财富管理、资产配置中关于艺术品投资的风险管理的问题,以求达到资产的最优配置。研究思路为对资产、投资等相关概念及分类的理解、对艺术品投资收益的分析、对艺术品投资风险的类型化以及优化配置的建议等方面来进行阐述。希望能够为资产配置中关于艺术品类资产的投资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

 

  “葡萄酒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打造多维度、多功能的文化艺术体验空间和数字场景 ”

 

  北京华夏思想者品牌管理公司总经理、《艺术镜报》总编辑、北外合肥国际学院博士研究生陈远志作《中粮酒业——长城葡萄酒文化项目 艺术金融视野下的葡萄酒价值发现平台》发言

  以文化艺术为切入点对葡萄酒资源进行融合创新和价值再发现。应明确的是,葡萄酒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其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拥有独特的文化承载能力。这也为葡萄酒和艺术品资源的跨界融合提供了先决条件。

 

  我们坚信产品是确保文化理念和艺术金融创新实践落地的关键,也是企业和品牌营销塑造的核心要素。以华夏思想者产品为基点,打造多维度、多功能的文化艺术体验空间。探索新的葡萄酒消费场景,在特定的消费场景和过程中深化价值发现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在数字化语境中,就需要从本体价值要素的角度,通过数据标注来阶段性固化价值要素 ”

 

  海南省文物研究会副会长、四川文化产业学院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徐朝辉作《数字经济时代:艺术品价值评估及本体价值要素数据标注》发言

  艺术品价值评估及本体价值要素数据标注,是基于艺术品数字化资产建构而提出的,是与艺术科技发展相一致的。艺术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传统艺术品市场交易、艺术品价值评估的结构重塑,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存量艺术品或文物艺术品具有两大特性,既非标特性和补全特性。这就使得它的价值构成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而且还会受到来自个人偏好的影响,在数字化语境中,就需要从本体价值要素的角度,通过数据标注来阶段性固化价值要素,为艺术品价值评估智能化建构供给精准的数据支撑,促进艺术金融发展。

 

  “数字艺术资产的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建设,应以数字艺术资产价值发现为基础  ”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文化艺术投行部部门经理、北外-首尔科学综合大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黄晓丹作《浅谈适用于数字艺术资产的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建设方向》发言

  数字艺术资产作为新型的数据资产形态和生产要素,缺乏能实现要素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的专业性交易平台。现有的数据资产类交易平台在运营模式、交易机制和制度建设方面都做了摸索,但由于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数字资产的公众所有权及维权意识较弱、市场化程度不高等原因,发展缓慢。

 

  适用于数字艺术资产的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建设,应以数字艺术资产价值发现为基础,构建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的数据市场为目标,充分利用文化科技政策和大数据等技术,探索制定符合市场经济的交易规则和标准规范,具备跨区域产业要素交易、数字艺术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功能。此外,还可考虑通过自贸区等特殊区域解决税收、支付结算、法律法规等跨境层面的问题。

 

  “文物艺术品是国家的历史印记和文化资产,进行财富传承时面临的教育缺失问题急需解决 ”

 

  南京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学学科负责人、北外-首尔科学综合大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殷星作《文物艺术品在财富传承中的重要性及教育缺失》发言

  文物艺术品是国家的历史印记和文化资产,它的多元价值、非统一性、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和价格的难以确定性,成为大众在资产配置、税收筹划和家族传承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财富传承是精神和物质的共同传承,既要重视其物质性、经济性、资产性的特质,又要提升其在家族财富传承中的特殊作用,深刻认识到文物艺术品的文化、艺术、历史、科学价值等。藏品和买家不断更新、作用和功能不断发掘、玩赏和收藏不断升级、年龄和结构不断变化、金融和艺术不断融合。文物艺术品和财富传承都是当今的热点话题,但是两者的结合运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关注度、认识度、通识度需要提升,及时解决其发展过程中的障碍。论文通过案例研究、田野调查、整理归纳等方法从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的视角跨学科的融合研究,阐述当文物艺术品作为优质资产进行财富传承时,面临的教育缺失问题急需解决。

 

  【论坛学术综述】

 

  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晓丹作论坛学术综述

  艺术金融是新兴交叉研究领域,数字艺术资产是当前艺术金融领域的探索热点。在本届艺术金融发展论坛上,共有8位国内外艺术金融界权威专家和10位艺术金融方向博士,从不同学科框架、专业视角、国际视野、实操经验,对“数字艺术资产与艺术金融创新”议题提出了精彩观点和重要论断,特别是对业界广为关注的NFT艺术等发表了看法。其中包括如何建构以数字艺术资产为核心的艺术金融体系、NFT交易的中国特色、数字艺术市场创新的金融监管、NFT对艺术界的冲击、数字技术对艺术产业的促动、艺术金融对文化经济的贡献,以及与数字艺术资产密切相关的艺术财富管理、区块链技术、虚拟社区、元宇宙、资产配置、艺术价值发现、艺术价值评估、国际艺术品交易、艺术财富传承等。

 

  国内和国际的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局,艺术品市场逻辑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迁。在此背景下,本次论坛所展现出的理论高度、现实关注度、前沿性与国际性,具有着突出的价值与意义。

 

  西沐教授、宁强教授与“博士前沿论坛”嘉宾和艺术金融博士(硕博)学位班研究生等嘉宾在论坛会场合影

热文推荐

首页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书画 |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