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晚报

【治国理政新实践·贵州篇】贵州大交通:从西南腹地到开放前沿

来源:网络整理                  发布时间:2017-08-30

  从群山环绕的内陆山区走到风行天下的世界前沿,贵州铺设临海、临边、临江“三临”大通道,在跨越的新征程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文|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吕跃

  2016年,贵州交通捷报频传:全年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元,投资总额位居全国第一;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433公里;拥有11个站点的沪昆高铁全线开通;乌江航道全线通航……贵州构建起对外开放的立体交通格局。

  随着贵州获批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对于破解不沿海、不沿边、不沿江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难题,积极探索内陆地区、贫困地区、生态地区发展新路,加快形成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和大格局,具有重要示范效应,影响深远。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贵州要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充分利用近海、近边、近江区位特点,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加强对内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合作,主动参与国际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分工,加快推进出省出海出境通道建设,全面打通连接周边省份的省际通道。

  交通大发展 打开山门连接内外

  交通带动发展,从江县谷坪乡银滩村村民潘胜华感受深刻。

  2011年,夏蓉高速贵州段通车;2014年,贵广高铁开通;2015年,全省县县通高速……从江北上贵阳、南下广州,路程缩短至1.5小时、3小时46分。

  依托交通优势,潘胜华经营乡村超市有了起色。“游客多了,店里的商品经常供不应求。”潘胜华说,“尤其是特色农产品,经过游客的口口相传,在外也小有名气,甚至有游客专门慕名而来。”

  银滩村是一个有着600余户人口的侗寨,至今保存着原始模样。在过去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养在深闺”的深山小寨,随着交通的改善,如今已成为众多寻觅民族文化游客的目的地。

  随着游客增多,村民们看到了商机,在银滩村,像潘家的乡村小超市,已经发展到20余家。

  “近年来,贵州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省份,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实现高速铁路连接,通航机场实现市州全覆盖,贵州在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贵州对外互联互通优势已经初步显现。”省交通厅厅长王秉清说。

  借助交通网络的四通八达,贵州产品翻越大山被送到全国各地人民的手中。打开山门连接内外,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断盘活,产业园区、旅游景区次第开花,贵州经济迸发无限生机。

  交通条件的显著改善,为许多大企业、投资商到贵州投资兴业增添了信心,微软、西门子、阿里巴巴、富士康等一大批500强企业纷纷入驻贵州。贵州交通大发展推动内陆开放型经济提升到新的发展水平,促使贵州对外开放色彩更加鲜艳,进一步释放贵州的近边、近海优势红利。

  从群山环绕的内陆山区走到风行天下的世界前沿,贵州铺设临海、临边、临江“三临”大通道,在跨越的新征程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打通水运主通道 融入长江经济带

  从2016年年底开始,省乌江航道管理局便不断接到企业老板咨询乌江通航消息的电话,副局长周恩江感叹:“陆路运输物流成本高昂,使他们都想早早通过水路,把自己的货物运出去。”

  贵州沿河乌江轮船公司是一家以经营乌江干流客货运输和兼营船舶修造业务的水运企业,公司已有50多年历史。乌江断航后,公司的运输距离由1000多公里缩短为70多公里,业务量急转直下,由鼎盛时期的1000多名员工下降到只剩100多名员工和几条小船。

  年初,地处思南县乌江峡谷的思林水电站,一艘500吨级货船被该电站大坝500吨级升船机提升70多米后,顺利翻越大坝向前航行,标志着贵州省“黄金水道”乌江航道全线通航,贵阳北入长江的水运通道打通。

  通航让贵州沿河乌江轮船公司看到了生机。“我从去年就开始走访乌江沿线的开阳磷矿、瓮福磷矿、遵义铝业等企业,目前已经与多家企业达成水运意向协议,他们的大宗货物对乌江水运的需求每年在3000万吨以上。”贵州沿河乌江轮船公司副总经理杨军说。

  随着乌江航道上的思林、沙沱电站的大型升船机投入运行,由构皮滩电站坝下港区至重庆涪陵港、全长456公里的水道全面贯通,500吨级船舶可直入长江。

  2013年9月20日,贵州印发了《贵州省水运建设三年会战实施方案》,提出用3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水运建设大会战,乌江航道正式通航,贵州水运建设三年会战迎来最重要的成果。

热文推荐

首页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娱乐 | 旅游 | 时尚 | 生活 | 科技 | 书画 | 企业